6月13日上午,海關總署召開例行記者通報會。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吳海平、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副司長林少濱介紹海關總署優化營商環境16條有關情況,并答記者問。
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吳海平:
為全面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重大決策部署,6月12日,海關總署在海關職責范圍內,推出了優化營商環境16條,為營造市場化、法治化和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作出海關貢獻,進一步穩定社會預期,提振外貿發展信心。從內容上看,16條可以概括為“4個促進”:
一是促進進出口物流暢通。
擴大“船邊直提”“抵港直裝”“聯動接卸”等便利化措施試點范圍,保障屬地查檢鮮活易腐商品綠色通道暢通運行,優化高新技術設備監管查驗流程,加快重要農產品檢疫準入,對進口原油實施快檢快放,加快進口煤炭、水泥等大宗資源商品檢驗放行,持續提升跨境物流效率。這些措施就一個目的,就是讓貨物快進快出。
二是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。
深入推進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建設,拓展更多便利功能和服務;在具備條件的口岸開展“智慧口岸”建設試點,高質量實施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(RCEP),服務自由貿易協定更好發揮效能,進一步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。
三是促進企業減負增效。
減負方面,進一步便利企業出口退稅辦理;進一步擴大主動披露政策適用范圍,為企業提供容錯糾錯、守法便利通道。增效方面,加大“專精特新”企業信用培育力度;繼續擴大海關“經認證的經營者”(AEO)互認范圍,推動AEO企業在境內外享受通關便利;做好技術性貿易措施咨詢服務工作,積極幫扶企業應對不合理貿易壁壘;強化自主品牌知識產權海關保護,幫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;加強重點商品進出口監測,為企業做好數字化統計服務。
四是促進外貿創新發展。
加快推進綜合保稅區綜合改革,不斷完善政策、拓展功能、簡化手續、優化服務;創新海關監管機制,推動加工貿易提擋升級;促進邊境貿易創新發展;有序開展跨境電商海關監管綜合改革,推動跨境電商健康發展;拓展保稅維修業務范圍,支持保稅維修新業態持續發展。
為充分釋放政策紅利,下一步,海關總署將從三個方面著力抓好16條落實落地。一是要求全國海關對16條因地制宜出臺細化的配套舉措,深入開展調查研究,及時回應企業訴求,強化政策措施協同效應。二是鞏固深化“海關關長送政策上門”服務,深入企業送政策、聽意見、解難題,加強政策措施宣傳,有針對性解決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。三是強化政策措施落實反饋,要求全國海關第一時間反饋落實中的重要情況,確保政策措施落到實處,讓企業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。
答記者問
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記者:圍繞促進進出口物流暢通,在這次推出的優化營商環境16條中,有哪些新意?
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吳海平:謝謝你的提問。進出口物流暢通,國際貿易才能繁榮。目前,全國海關一年監管進出口貨運量達到48億噸,進出境運輸工具1300萬輛(架、艘)次。面對規模如此之大的進出口物流,海關以改革和科技雙輪驅動,不斷提升物流監管效能,力求做到“管得住、放得開、通得快”。
去年,海關總署先后出臺了23項穩外貿措施,其中就有口岸保通保暢、加快企業急需貨物通關、開通農食產品“綠色通道”等措施,促進進出口物流更加快捷便利,為去年我國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提供了堅實支撐。
今年,我們在繼續抓好那些受歡迎、效果好的保暢通措施落實的同時,聚焦企業關切,又研究推出了新的舉措。在16條中,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:
一是提升物流監管效能。這方面主要聚焦創新監管模式來提升效能。如,擴大“船邊直提”“抵港直裝”試點范圍,探索在有條件的航空、鐵路口岸繼續開展“直提直裝”試點;在長三角區域和長江流域有需求的關區或港口復制“聯動接卸”模式;擴大“離港確認”和出口拼箱貨物“先查驗后裝運”等便利化措施試點實施范圍,進一步促進進出口物流暢通。
二是便利先進技術設備進口。這方面主要聚焦優化流程手續來提速增效。如,優化進口監管查驗流程,全面推廣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,推動查驗模式試點工作擴大到全部海運口岸,為企業進口高新技術設備提供更多便利。這項措施切實解決了高新技術企業進口環節痛點、堵點問題,對于支持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,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還是很有意義的。
三是加快大宗商品進口檢放速度。這方面措施包括對進口鐵礦、棉花實施“依企業申請”品質檢驗,對進口原油實施快檢快放,對進口煤炭、水泥等大宗資源商品實施檢驗結果采信,加快通關放行。這些措施在提升效率的同時,實實在在為企業降低了物流成本。
四是滿足部分特殊商品個性化快速通關需求。如,對出入境特殊物品實施風險分類精準監管,提升檢疫審批效能;進一步發揮屬地監管優勢,保障屬地查檢綠色通道暢通運行,確保鮮活易腐類商品快速通關。我給大家通報一個數據,通過屬地查檢綠色通道驗放貨物,查驗時長最快可由1—3天縮減到3小時以內。謝謝!
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記者:據了解,4月27日,海關總署組織召開了2023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部署動員會。目前進展如何?此次出臺的16條中,有哪些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新措施?
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副司長林少濱:謝謝你的提問。
今年,圍繞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,我們繼續組織開展年度專項行動,海關總署聯合相關部委,聯合推出了5方面19項改革創新舉措。
目前,專項行動已經在北京、上海等12個省市的17個重點口岸城市部署開展。各地結合地區實際,正陸續通過召開專項行動部署會等形式,將各項舉措推進落實落細。專項行動到9月份結束,屆時,大家將會看到這些重點口岸城市,在打造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示范高地方面呈現出新的面貌。在這些示范高地的輻射帶動下,全國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也將得到提升。
此次出臺的16條中,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方面也有相關措施安排。如,深入推進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建設,拓展和豐富相關功能,為跨境貿易提供更多便利服務。依托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推進通關物流相關信息共享,為企業提供預約查驗、調箱申請、送檢查詢等全程“一站式”信息服務。深化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對外合作交流和跨境信息交換,積極探索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通關數字化合作,提升跨境通關便利化水平。
同時,我們還將開展“智慧口岸”建設試點。按照水、陸、空、鐵4種口岸類型分類施策,在全國具備條件的口岸,試點開展“智慧口岸”建設。重點推進升級智能化設施設備、建設集約化信息系統、提升數字化運行管理、提供便利化綜合服務、開展常態化跨境合作等建設任務,通過科技手段提速增效,促進跨境貿易更加便利化。謝謝。
·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:6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,要著力強化服務意識,讓企業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。請問,海關了解到企業的痛點、難點有哪些,在此次的16條中是不是有所回應?
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吳海平:謝謝你的提問。
這個問題非常好。我們出臺的政策措施好不好?有沒有效?關鍵要看企業的獲得感強不強。海關天天和進出口企業打交道,和企業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非常注重從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研究制定幫扶措施。
去年,海關總署專門出臺了助企紓困降成本7項措施和幫扶中小企業紓困解難6項措施,同時深化“海關關長送政策上門”、結對幫扶、12360熱線服務機制,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,有效激發了外貿企業的活力。去年,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59.8萬家,同比增加5.6%。今年前5個月,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同比增加7.3%。
前期,我們做了很多調研,通過各個渠道收集梳理了很多企業的訴求和關切,企業關注的痛點和難點主要集中在降成本、增便利方面。此次,我們出臺16條,圍繞幫助企業減負增效,有針對性提出了很多措施,概括來講就是“三增一降”。
一是增加企業便利。如,進一步便利出口退稅辦理,會同稅務總局推動實現企業出口退稅報關單、發票“免填報”,便利企業出口退稅申報,讓企業早拿到退稅,早受益。以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(地區)為重點繼續擴大海關“經認證的經營者”(AEO)互認范圍,推動AEO企業在境內外享受通關便利。
二是增強企業活力。首先是重點培育“專精特新”企業成長。同時,加強高級認證企業培育,力爭到2023年底高級認證企業數量較2022年同期增長10%。我們還強化知識產權海關保護,開展“龍騰行動2023”“藍網行動2023”,護航企業創新發展。
三是增進企業服務。針對企業“走出去”需求,強化技術性貿易措施咨詢服務,充分發揮WTO/TBT國家通報咨詢中心、WTO/SPS國家通報咨詢中心作用,積極幫扶企業應對不合理貿易壁壘。我們還不斷創新面向社會公眾的數字化統計服務,做好外貿數據發布,更好為企業開展進出口、拓展國際市場提供決策參考。
四是降低企業成本。這方面有一個很實的招,就是進一步擴大主動披露政策適用范圍,對符合要求的企業依法從輕、減輕或不予行政處罰,依法減免繳納稅款滯納金。同時,幫助和引導企業用好用足稅收優惠政策,促進企業技術創新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。進一步推動RCEP高質量實施,服務企業應享盡享自貿協定關稅優惠。謝謝!
·《環球時報》記者:近年來,跨境電商等新業態逐步成為外貿發展新動能,這與良好的外貿創新發展環境密不可分。在海關優化營商環境16條中,有哪些服務外貿創新發展的新措施?謝謝。
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副司長林少濱:謝謝你的提問。
你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。新事物對環境特別敏感,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也需要良好營商環境的呵護。
以跨境電商為例,它在近年來呈現出蓬勃發展生機,能從一棵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,和服務創新、支持創新的環境密不可分。海關在具體監管中,堅持“創新、包容、審慎、協同”的理念,針對跨境電商發展趨勢和特點,出臺了不同于傳統貿易的通關管理制度,通過分類管理,“量體裁衣”打造了適合跨境電商特點的海關監管模式,有力促進了跨境電商健康持續發展。
在海關本次推出的16條當中,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,服務外貿創新占據了重要位置,具體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:
第一,促進跨境電商持續健康發展。有序開展跨境電商海關監管綜合改革,研究完善跨境電商網購保稅監管制度措施。實現電子繳稅功能,便利企業線上辦理繳稅業務。特別是針對企業退貨難的問題,優化跨境電商商品進出口退貨措施,完善升級退貨中心倉功能,試點開展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零售進口跨關區退貨模式,研究擴大跨境電商一般出口商品跨關區退貨試點。
第二,支持保稅維修新業態發展。這方面主要就是回應企業訴求,進一步拓展保稅維修業務范圍,支持企業開展更多形態的保稅維修業務。如,允許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本集團國內自產產品保稅維修業務,支持符合條件的綜合保稅區外企業向商務部門申請開展高技術、高附加值、符合環保要求的自產出口產品保稅維修業務。
第三,推動加工貿易提擋升級。創新海關監管機制,支持保稅維修、再制造等新興業態發展,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,優化作業手續,進一步推進加工貿易便利化,促進加工貿易持續健康發展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。同時,在服務外貿創新發展方面,16條中還有推進綜合保稅區和邊境貿易創新發展的舉措。我們準備研究出臺新一輪支持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的措施,對邊民互市貿易落地加工商品實行相關便利化通關措施,促進邊境貿易創新發展。謝謝!
·中國海關傳媒中心記者: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營造市場化、法治化和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。海關總署承擔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重要職責,請介紹一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工作的相關情況及16條中相關的措施。謝謝!
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吳海平:謝謝你的提問。
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。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對于營造保護創新、激勵創新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。隨著外貿進出口規模越來越大,進出口環節攔截侵權任務也更加艱巨。海關始終保持打擊侵權假冒高壓態勢,堅持打擊侵權與服務創新并重,多措并舉強化知識產權海關保護,更好護航企業創新發展。2022年,全國海關共查扣進出口侵權嫌疑貨物6萬批、7794萬件。
今年,海關將繼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,在優化營商環境16條中,知識產權海關保護主要有三方面措施:
一是繼續開展知識產權海關保護“龍騰行動2023”。這是連續第7年開展該專項行動,目的就是強化自主品牌知識產權海關保護,為中小企業海外維權提供指導和支持是今年“龍騰行動”的重點工作。
二是開展寄遞渠道知識產權保護“藍網行動2023”。這個專項行動與喜歡網購的人密切相關。我們針對進出境郵遞、快件和跨境電商領域侵權多發態勢,開展專項治理,組織執法力量集中加大對“化整為零”“螞蟻搬家”式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,提高寄遞渠道侵權打擊效能。
三是加強對跨境電商企業知識產權政策宣講和風險提示,鼓勵企業加快自主品牌培育,提升企業守法經營意識,防范化解侵權風險,拓展國際市場。
同時,我們還注重加強對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海關保護,鼓勵有知識產權保護需求的中小企業就企業商標、核心專利等申請海關保護備案,引導企業積極運用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措施維護合法權益,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維權能力。謝謝!